训推一体机产业链的上游包括芯片、服务器、存储设备以及数据支撑企业;中游包括大模型开发、工具链与软件研发、系统集成与适配以及训练一体机生产企业。产业链代表企业主要分布在北京和广东。
查看详情中国水下机器人研制的先行者是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如今,中国水下机器人在技术突破与国产化进程、应用场景多元化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果。核心部件国产化率大幅提升,AI 算法、5G 通信及边缘计算等技术的应用提升了机器人的自主作业能力。同时,其在海洋资源勘探、水产养殖、科研等领域的应用也不断深化。未来,中国水下机器人国产化将进一步加速。
查看详情将“五大六小”电力企业按装机容量划分,中国电力行业可划分为3个竞争梯队。第一梯队企业的装机容量超过200000MW,包括华能集团、国家电投、国家能源和中国华电等。第二梯队企业的装机容量在10000-200000MW之间,包括中国大唐。第三梯队企业的装机容量不超过100000MW,包括国投电力、中广核、三峡集团和华润电力等。
查看详情我国低空物流行业投融资热度处于较低水平,过去几年,我国低空物流行业投融资主要集中在浙江、北京和上海地区,以资本类投资机构为主进行行业投资,占比92%。从并购角度上看,大多是通过纵向收购扩大业务领域。
查看详情2024年,中国芯片行业进出口总额达到5451.4亿美元,同比增长12.32%;贸易逆差2261.4亿美元,同比增长5.97%。2025年1-4月,芯片行业贸易规模已有1796.1亿美元,贸易逆差667.3亿美元。近年来,国内芯片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国产芯片在部分领域逐渐实现替代,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进口芯片的依赖,贸易逆差逐渐缩小。
查看详情中国建筑节能产品技术快速升级,中央空调以高效变频与磁悬浮技术为核心,节能率显著提升;夹层玻璃普及低辐射镀膜与多层中空结构,阻断热传导;节能窗采用断桥铝材与智能调光玻璃,兼顾隔热与采光;供热节能依托空气源热泵及智慧热网调控,降低能耗。政策驱动下,绿色建材认证体系完善,市场需求向高能效、智能化倾斜,助力双碳目标推进。
查看详情由于近期预制菜安全问题频发,连续两年“315”晚会揭露预制菜企业制作的不规范情况,近期政府政策围绕对预制菜卫生健康、安全管理进行展开,一方面对食品制作、食材贮存、运输流程等加强监管,另一方面严厉打击企业生产不合规等行为。同时,在提振消费的背景下,政府也出台支持性政策,鼓励企业研发创新更多口味独特、营养丰富、品质优良的预制菜产品,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和便捷化的需求。
查看详情近年来,中国及全球微短剧市场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在国内,2024年中国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人,半年增长率14.8%,占整体网民59.7%,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追平即时通讯。2024年国内市场规模预计达504.4亿元,同比增长34.90%,超过内地电影全年总票房。字节跳动旗下的红果短剧凭借生态优势,月活跃用户规模迅速增长至1.66亿,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海外微短剧市场已成为蓝海,美、日等发达国家市场增长迅速,短剧App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巨大发展潜力。
查看详情目前,全球口腔种植市场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扩张步伐不断加快。从全球口腔种植产业市场供给情况来看,目前欧美品牌占据全球口腔种植高端市场,日韩品牌相比欧美品牌性价比较高。2024年全球口腔种植市场规模约为67亿美元。其中钛种植体占据了总收入的最大份额,超过91.1%。分地区来看,北美口腔种植市场占据全球主导地位,最高份额超过总收入的34.8%。该地区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不断增长的老年人口、较高的牙科疾病发病率以及该地区民众对口腔预防和修复治疗的高度认知。
查看详情中国体育服务行业竞争格局呈现企业数量众多、集中度低、无显著龙头的特点。从上市进程上看,龙头上市公司如力盛体育、中体产业等在赛事组织、场馆运营等领域具有较强市场地位,新三板公司则通过差异化服务和区域化布局寻求发展,未上市的中小型企业凭借灵活性和创新能力在特定领域或区域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区域上,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和华东、华中地区,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虽面积人口较小,但企业数量众多。行业现有竞争者数量众多,竞争激烈,差异化服务和技术创新成为关键策略。
查看详情包装可依据包装材料的不同进行分类,市面上主要包装材料包括木制品、纸制品、金属制品、玻璃、陶瓷制品、塑料制品包装等。目前,中国包装工业已经形成全球规模最大、最完备的产业体系,主要产品的生产制造能力领跑全球,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2024年全国包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1.9万家,营业收入总计2.07万亿元。从各细分市场来看,2024年塑料包装和纸包装占市场超半数份额。未来,包装行业的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正在为高质量发展积蓄更多动能、形成新的优势。
查看详情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电动工具生产国、零部件产品供应国和全球电动工具生产基地,在全球产量中的占比在60%以上。2024年中国电动工具产量迎来增长,产量增至2.80亿台。从需求端来看,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电动工具普及率相对较低,2024年,中国市场电动工具消费量超过8000万台。
查看详情电锤、电镐是电动工具中的重点细分产品,近年来,中国电锤、电镐产量规模均呈现上涨趋势。2024年,中国电锤产量规模为1733万台,电镐产量规模约674万台。结合经济环境及行业发展特征,前瞻初步预测,2025-2029年,中国电锤、电镐行业产量规模将分别以7.9%、13.1%的复合增长率持续增长。到2029年,中国电锤行业产量规模将达到2531万台,电镐行业的产量达到1247万台。
查看详情经过百年的发展,全球电动工具行业发展已经较为成熟,市场增长比较稳定。从市场规模来看,2024年全球电动工具市场规模为421.0亿美元,预计2029年会达到540.9亿美元左右,5年CAGR大致为5.1%;从地区市场来看,全球电动工具市场主要分为北美、欧洲和亚太市场,其中北美为主要消费市场,消费量占比为30.8%;从市场细分来看,目前无绳类电动工具市场份额逐渐提升,2024年市场规模达到286.3亿美元;从应用场景来看,工业级电动工具占比约27.7%,专业级电动工具占比约36.7%,通用级电动工具占比约35.6%。
查看详情矿用机器人的使用是在固定岗位和智能巡检、开采、运输、救援等环节释放大量劳动力,以期实现提高矿山安全水平和工效。人机交互功能、智能感知、智能决策等关键核心技术是矿山智能机器人发展的主要瓶颈,目前的重点技术有导航技术、路径规划技术、多传感融合技术等。未来,芯片技术发展方向将加强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芯片技术、机器学习技术、神经网络和双目视觉技术、数字孪生技术等。
查看详情